APP下載

掃一掃,立即下載

醫(yī)學教育網APP下載

開發(fā)者:1

蘋果版本:1

安卓版本:1

應用涉及權限:查看權限 >

APP:隱私政策:查看政策 >

微 信
醫(yī)學教育網微信公號

官方微信Yishimed66

24小時客服電話:010-82311666
您的位置:醫(yī)學教育網 > 中醫(yī)理論 > 中藥詞典 > 正文
RSS | 地圖 | 最新

三七-主要中藥資源種類簡述

2012-08-28 10:38 醫(yī)學教育網
|

三七,別名人參三七、田七、早三七、金不換等。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。為散瘀止血,消腫定痛的常用名貴中藥材醫(yī)`學教育網搜集整理。

三七喜溫涼、陰濕的環(huán)境,怕嚴寒、酷熱、積水。栽培在山地林蔭或棚下。分布于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、廣西。主產云南硯山、文山、西疇、馬關:麻栗坡等縣;廣西靖西、德保、那坡等縣。為云南、廣西的地道藥材,銷全國并出口。

三七有幾百年栽培歷史。民國時期,云南最高年產15噸,最低年產5噸。建國后,三七生產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,并從糧食、資金等方面進行大力扶持,生產發(fā)展較快。50年代后,全國年均收購20噸;60年代初因自然災害影響,生產下降;70年代生產迅速恢復,年收購達800噸,出現(xiàn)逾量商品積壓。經過幾年連續(xù)調整,年收購量降到160噸,庫存減少,1985年起,供應偏緊,價格上漲,80年代后期種植面積又大幅度上升,最高年收購1200噸左右,再度產大于銷。

三七屬多年生名貴藥材,經濟價值和醫(yī)療價值高,生產不穩(wěn)定。要加強宏觀調控,鞏固老產區(qū),固定產銷關系,按需生產。要加強栽培、加工技術指導,降低成本,提高質量。開展綜合利用,擴大三七新用途。

醫(yī)師資格考試公眾號

距離2025醫(yī)師技能考試

編輯推薦
免費資料

免費領取

網校內部資料包

立即領取
考試輔導

直播課
【直播】醫(yī)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
2021網上報名/現(xiàn)場審核指導

直播時間:全年更新

直播主題:2021年報名/復習備考

直播老師:湯以恒、張鈺琪、鴻儒、端木靈、俞慶東、章一芹

回到頂部
折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