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寄生在人體身上的寄生蟲來說,人體是非常理想的繁殖棲息地點。它們可通過空氣,飲用水,食物和直接接觸進入人體。30分種內它們既可找到合適自己的棲息場所。而寄生蟲為適應寄生生活而發(fā)展出來的器官,如豬肉絳蟲的新皮(Neodermis),帶鉤和吸盤的頭節(jié)(Scolex),退化的腸,節(jié)片(Proglottid)繁殖和水蛭的吸盤;或者是寄生蟲形態(tài)的變化,如Candiru吸血后身體會膨脹。這兩點又保證了它們成功的固定在人體身上。一條牛肉絳蟲在10周內可從一受精卵生長至2米長。而且受感染者開始并無感覺。數周后發(fā)現大便里含有會動的蟲體節(jié)。每個蟲體節(jié)可含5萬個受精卵。
人的表面皮膚,會受到螨蟲等細小昆蟲的襲擊。而人的消化道更是豬肉絳蟲,牛肉絳蟲等的理想棲息地。若寄生蟲進入人體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,一方面可以攻擊白細胞,另一方面可達肺,肝等臟器或是堵塞血管或淋巴管道,會引起如肝硬化,門脈高壓,象皮病等疾病。而人如果是豬肉絳蟲的中間宿主,寄生蟲甚至會達眼球和大腦,危及生命。在烏干達等非洲國家肆虐的昏睡癥則是寄生蟲錐蟲(Trypanosoma)入侵神經系統(tǒng)特別是大腦的結果,病人會不斷陷入昏睡狀態(tài),直至永遠醒不過來,死亡率近100%.中醫(yī)早已認識到寄生蟲能引起疾病,并將之稱為“蟲積”,多由飲食不慎、恣食生冷瓜果及不潔食物等所致濕熱內生,蘊釀生蟲,久而成積。蟲積常見腹痛、食欲不佳、面黃形瘦等癥狀;嚴重者,還會出現厥逆、腹脹不通、嘔吐、甚至釀成蠱癥。寄生于人體內的蟲類頗多,一般有蛔蟲、蟯蟲、絳蟲、血吸蟲、囊蟲等。其發(fā)病各有特征,如蛔蟲寄生于腸道,則腹痛時作;鉤蟲病常表現為面黃肌瘦、嗜食異物;蟯蟲病患者常主訴肛門、會陰瘙癢,并可在這些部位直接找到白色細小線狀蟯蟲;絳蟲病癥狀較輕,常因糞便中發(fā)現白色帶狀或蟲節(jié)片而就醫(yī);血吸蟲病因其肝脾腫大,血行不暢,而致水液停聚形成‘蠱脹’。
而人類想完全隔絕寄生蟲又是不可能的。據BBCExklusiv稱,全球有14億人受到寄生蟲危及健康的威脅。而每個人身上都“棲息”有過100萬只寄生細菌,昆蟲。特別是在衛(wèi)生條件較差的非洲和亞洲,蚊子猖獗,飲用水污染嚴重,人民營養(yǎng)不良,可見到絲蟲引起的象皮病等寄生蟲疾病。
寄生蟲可以改變寄主的行為,以達到自身更好地繁殖生存的目的。人類若受到一些寄生在腦部的寄生蟲,如終生寄生在腦部的弓形蟲(Toxoplasmosis),反應能力會降低。非洲一種寄生蟲,產卵到水中。它們寄生在人身上,如腳掌,給與病人灼燒感,使得病人不得不進入附近河流湖泊之類的水域洗刷,寄生蟲隨即得到其需要的繁殖環(huán)境。鼠類感染弓形蟲后,不會逃避天敵貓的捕食。其結果是,寄生蟲在終宿主貓身上繼續(xù)發(fā)育。
但寄生蟲也有對人類有益的一面。對于一些遭受自身免疫力過強疾患的病人來說,寄生蟲是一劑良方。寄生蟲為了自身生存,會分泌一些化學物質,降低人體的免疫力。這種寄生蟲藥方,服用間期長(3周一次),藥效比化學藥物要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