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招生方案](http://bhshhw.cn/upload/resources/image/2024/12/17/827232.png)
慢性肝細胞損傷時血漿蛋白的變化:
血漿白蛋白可反映肝臟合成功能,代表肝的儲備功能。此外前白蛋白(PA)及抗凝血酶Ⅲ(AT-Ⅲ)亦能很好地反映肝臟的儲備能力,醫(yī)學|教育|網(wǎng)搜集整理藉以判斷慢性肝細胞損傷的病變程度。γ-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評價慢性肝病的演變及預后,慢性持續(xù)性肝炎的γ-球蛋白正?;蚧菊?,慢性活動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時γ-球蛋白呈輕、中度升高,若γ-球蛋白增高達40%時提示預后不佳。γ-球蛋白增高的機制是枯否細胞功能減退,不能清除血循環(huán)中內(nèi)源性或腸源性抗原物質(zhì),后者刺激B細胞產(chǎn)生大量抗體IgG,以致γ-球蛋白增高。ICG排泄試驗測15分鐘滯留率可用于篩選慢性職業(yè)中毒肝損傷、追蹤慢性肝病的恢復和急性肝病的慢性化過程。
相關(guān)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