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中酶的檢測如何進行呢
尿中酶的檢測如何進行呢?為了幫助更多考生了解,醫(yī)學教育網(wǎng)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:
尿中酶的來源可分為血液來源和尿路來源。
正常人尿液中含酶量極少。
對腎疾病診斷來說,有重要診斷價值的是腎來源的大分子酶,通常這一類酶不通過腎小球濾過。
尿中酶的排出量不受血中同一種酶來源的影響,可特異地反映腎實質(zhì)損傷。
當腎近曲小管上皮細胞損傷后釋放入尿,使尿酶活性發(fā)生改變,可反映腎小球濾過及腎小管重吸收功能。
應用較多的為N-乙酰-β-D-氨基葡萄糖苷酶(NAG)和丙氨酸氨基肽酶(AAP)。
N-乙酰-β-D-氨基葡萄糖苷酶(NAG):
NAG是溶酶體酶之一,NAG在腎單位近曲小管細胞內(nèi)含量最豐富。溶酶體是各種攻擊因子(如生物毒素、化學毒素、自由基、免疫活化因子)容易侵犯的靶位,受到攻擊時會迅速誘導溶酶體酶釋放。
尿中NAG活性對腎小管活動性損傷有靈敏反應。
【測定方法】
采用合成色原底物法,其中又分為以對硝基酚(PNP)為色原的底物和以2-氯-4-硝基酚(CNP)為色原的底物。前者用于終點法比色分析,后者用于速率法自動分析(連續(xù)監(jiān)測法)。
【參考值】
<1.81U/mmol cr(以PNP為色原,終點法)
<2.37U/mmol cr(以CNP為色原,速率法)
【臨床意義】
尿NAG為診斷多種早期腎損傷的理想檢測指標之一。
各種原因?qū)е碌幕顒有阅I小管損傷時,尿NAG往往是最早發(fā)生變化(活性上升)的標記物。
(1)測定尿NAG常能發(fā)現(xiàn)早期的腎毒性損害
藥物毒性損傷導致TIN時,尿NAG的變化遠早于一般腎功能試驗和尿常規(guī)檢查。
特別是氨基苷類抗生素和順鉑等抗癌藥物有明顯腎毒性,侵犯小管上皮細胞后引起溶酶體酶的釋放,尿中NAG活性迅速上升,其變化早于尿蛋白和管型的出現(xiàn)。
(2)糖尿病腎損傷
糖尿病早期即可有小管損傷。因此提倡聯(lián)合檢測mAlb和尿NAG、α1m以提高腎并發(fā)癥的早期檢出率。
(3)高血壓腎病,妊娠誘發(fā)高血壓腎病和先兆子癇的早期監(jiān)測,除mAlb外也合并應用尿NAG、α1m一類小管標記物。
(4)尿路感染引起的TIN,尿NAG活性升高能幫助早期診斷和監(jiān)測病情,也有助于上、下尿路感染的定位診斷,及時將TIN與單純性膀胱炎鑒別開來。
(5)腎移植后排異的早期診斷。尿NAG活性上升早于尿蛋白、血尿、管型尿及Ccr的變化。
(6)重金屬(Cd、Hg等)腎毒性的監(jiān)測,在有關職業(yè)病防治工作中尿NAG是早期發(fā)現(xiàn)小管的有效篩查和診斷手段。
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(nèi)容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,更多關于臨床檢驗技師的資訊請關注醫(yī)學教育網(wǎng)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