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免費試聽
- 免費直播
10月30日 19:00-21:00
詳情出分當晚 19:00-21:00
詳情牙釉質齲的病理變化是口腔助理醫(yī)師《口腔組織病理學》考試大綱涉及內容,醫(yī)學教育網(wǎng)編輯整理“牙釉質齲的病理變化——口腔助理醫(yī)師考點詳解”資料如下:
1.平滑面齲
多見于牙鄰接面接觸點下方、頰舌面近齦緣牙頸部。早期表現(xiàn)為牙表面白堊色不透明區(qū),與周圍正常的透明釉質不同,這種不透光是由于釉質的脫鈣使其光折射率改變。此時,釉質表面的連續(xù)性未喪失,探針探診時釉質仍質硬、光滑,常規(guī)X線攝影也不能檢測到病變。以后,由于色素沉著,白色斑塊狀病變有黃色或棕色色素沉著,并向周圍組織擴展,病變區(qū)逐漸變得粗糙,最終病變進展,組織崩潰,齲洞形成。
結合透射光顯微鏡、偏光顯微鏡、顯微放射攝影觀察早期平滑面釉質齲縱斷磨片,由深層至表層病變可分為四層,即透明層、暗層、病損體部、表層。
(1)透明層:位于病損的最前沿,和正常釉質相連,是齲損最早發(fā)生的組織學改變。此層釉質晶體開始出現(xiàn)脫礦,晶體間孔隙較正常釉質增大,孔隙容積約為1%,較正常釉質(0.1%)增多。當用加拿大樹膠(折光率1.52)或喹啉(折光率1.62)作為介質封片時,這些大分子物質可進入到孔隙中,由于這些介質的折光率與正常釉質(折光率1.62)相似,故在光鏡下觀察,釉質的結構消失而呈透明狀,與深層的正常釉質及透明層表層的暗層分界清楚。
(2)暗層:緊接于透明層表面,當磨片浸漬于樹膠或喹啉時,此層表現(xiàn)為暗黑色。暗層較透明層孔隙增加,孔隙容積約為2%——4%??紫洞笮〔灰唬糠挚紫遁^大,部分孔隙較透明層中的小。由于樹膠和喹啉分子較大,不能進入這些較小的孔隙中,小孔隙由空氣占據(jù),空氣的折射率為1.0,與正常釉質羥基磷灰石的折光率相差較大,當偏光透過此層時,產生了較大的散射,故呈現(xiàn)為色暗。
(3)病損體部:是釉質齲病變的主要部分,從表層下一直延伸到近暗層。將牙縱斷磨片浸于樹膠、喹啉觀察,病損體部顯示為較為透明,與暗層之間界限清楚。此層脫礦程度較為嚴重,約占釉質容積5%——25%。由于病損體部的孔隙較大,樹膠、喹啉等可以進入,故用它們浸漬磨片時,此區(qū)顯得較透明。
(4)表層:在齲損區(qū)表面有一較為完整的表層,而且較之深層呈放射線阻射,孔隙容積約占釉質體積5%,而病損脫礦主要發(fā)生在表層下,這一現(xiàn)象有人認為是釉質表面與其深層的結構成分不同,因其礦化程度高,含氟量高,鎂的含量較低,故有抗酸力強的特性。表層的形成也可能是由于來自表面唾液和菌斑中的礦物離子,以及與深層病損釋放出來的礦物離子在表層的重新沉著有關。
2.窩溝齲
窩溝齲的病變過程、組織學特征與平滑面齲相似,但由于窩溝齲的解剖特點、釉柱排列方向與平滑面釉質不同,形成窩溝齲的形態(tài)與平滑面齲不同。齲損形態(tài)也呈三角形,但基底部向著釉質牙本質界,頂部向著窩溝壁。
窩溝齲病損并非從底部開始,而是呈環(huán)狀圍繞著窩溝壁進展,并沿釉柱長軸方向向深部延伸,當病變進展超過窩溝底部時,側壁病損相互融合。由于窩溝附近的釉柱排列方向為向窩溝底部集中,形成的齲損及形態(tài)與釉柱排列方向一致,即口小底大的三角形潛行性齲損,由手釉質在窩溝底較薄,窩溝齲病變很容易進展到牙本質。此種病變在臨**檢查時可能無明復齲洞,但其深層已有較大范圍的病變。
3.釉質齲的超微結構變化
在掃描電鏡下見病損區(qū)釉柱間隙(柱鞘)和晶體周微隙均增寬。微晶有溶解,溶解自晶體邊緣或自中央開始,中央溶解往往是沿晶體長軸進行,最終使晶體破壞,晶體間孔隙增大。并且在齲損過程中發(fā)生著晶體的溶解,還存在著晶體在礦化現(xiàn)象。
“牙釉質齲的病理變化——口腔助理醫(yī)師考點詳解”的內容,由醫(yī)學教育網(wǎng)編輯整理,更多口腔助理醫(yī)師考試復習資料、考試動態(tài)、學習經驗技巧,敬請關注醫(yī)學教育網(wǎng)口腔助理醫(yī)師欄目。
10月30日 19:00-21:00
詳情出分當晚 19:00-21:00
詳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