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生方案
APP下載

掃一掃,立即下載

醫(yī)學教育網APP下載
手機網
醫(yī)學教育網手機網

手機網二維碼

微 信
醫(yī)學教育網微信公號

官方微信

搜索|
您的位置:醫(yī)學教育網 > 醫(yī)學百科類 > 疾病 > 艾滋病 > 正文

艾滋病是怎么來的

2019-07-18 11:46 醫(yī)學教育網
|

艾滋病病毒(HIV)體外層的脂蛋白包膜中嵌有gp120和gp41兩種糖蛋白,gp120與淋巴細胞表面的CD4糖蛋白有嗜親性,可與其特異性結合;gp41介導病毒包膜與宿主細胞膜融合。因此,HIV經皮膚黏膜破損處或經血液等其他途徑到達血液后,可選擇性地侵入CD4+淋巴細胞。

HIV侵入CD4+淋巴細胞后,在病毒逆轉錄酶的作用下,合成DNA,并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,整合的病毒DNA即可在細胞內復制、形成完整的病毒體釋放出細胞外,細胞死亡,感染新的細胞,也可呈潛伏感染狀態(tài),隨細胞分裂而進入子代細胞。

感染初期,HIV大量復制,產生病毒血癥,并可出現衣殼抗原p24的表達,臨床表現為急性HIV感染癥狀。由于HIV的細胞內大量復制,導致CD4+淋巴細胞損傷、死亡,CD4+T細胞明顯減少。然而在機體的免疫作用下,CD8+CTL活化,殺傷HIV感染細胞,同時產生抗HIV抗體,病毒血癥很快被清除,CD4+淋巴細胞數量回升。

但HIV未被完全殺死,進入持續(xù)潛伏感染狀態(tài),HIV處于低水平復制,臨床表現為無癥狀HIV感染。隨著HIV不斷復制、擴散,CD4+淋巴細胞不斷死亡,如此周而復始,最后導致CD4+淋巴細胞耗竭,免疫功能嚴重破壞,并發(fā)各種條件致病菌的感染和腫瘤,臨床表現為艾滋病,最終導致死亡。

查看詳情

醫(yī)師資格考試公眾號

編輯推薦
考試輔導
回到頂部
折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