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生方案
APP下載

掃一掃,立即下載

醫(yī)學教育網APP下載
手機網
中醫(yī)兒科職稱手機網

醫(yī)學教育網

微 信
醫(yī)學教育網微信公號

官方微信med66_cdel

搜索|
您的位置:醫(yī)學教育網 > 中醫(yī)兒科職稱 > 主任復習資料 > 正文

關于痛瀉要方的方劑知識介紹【中醫(yī)兒科考點】

2020-06-24 16:08 醫(yī)學教育網
|

“關于痛瀉要方的方劑知識介紹【中醫(yī)兒科考點】 ”是2020年 考試會涉及的重要內容,為了幫助各位考生了解,醫(yī)學教育網為大家分享如下:

【方名】 痛瀉要方

【出處】 《景岳全書》引劉草窗方 ;《丹溪心法》。

【異名】白術芍藥散(《古今醫(yī)統(tǒng)》卷三十五)。

【組成】炒白術90克 白芍(炒)60克 陳皮(炒)45克 防風60克

【方歌】 痛瀉要方陳皮芍 防風白術煎九煎 補瀉并用理肝脾 若非食傷醫(yī)便錯

【功效】 補脾柔肝,祛濕止瀉。

【主治】 脾虛肝旺之痛瀉。腸鳴腹痛,大便泄瀉,瀉必腹痛,瀉后痛緩(或瀉后仍腹痛),舌苔薄白,脈兩關不調,左弦而右緩者。

【用法】或煎、或丸、或散皆可用。

【各家論述】

痛瀉之證由土虛木乘,肝脾不和,牌運失常所致?!夺t(yī)方考》說:“瀉責之脾,痛責之肝;肝責之實,脾責之虛,脾虛肝實,故令痛瀉。”其特點是瀉必腹痛。治宜補脾抑肝,祛濕止瀉。方中白術苦甘而溫,補脾燥濕以治土虛,為君藥。白芍酸寒,柔肝緩急止痛,與白術相配,于土中瀉木,為臣藥。陳皮辛苦而溫,理氣燥濕,醒牌和胃,為佐藥。配伍少量防風,具升散之性,與術、芍相伍,辛能散肝郁,香能舒脾氣,且有燥濕以助止瀉之功,又為牌經引經之藥,故兼具佐使之用。四藥相合,可以補脾勝濕而止瀉,柔肝理氣而止痛,使脾健肝柔,痛瀉自止。

《醫(yī)方集解.和解之劑》:“此足太陰、厥陰藥也。白術苦燥濕,甘補脾,溫和中;芍藥寒瀉肝火,酸斂逆氣,緩中止痛;防風辛能散肝,香能舒脾,風能勝濕,為理脾引經要藥;陳皮辛能利氣,炒香尤能燥濕醒脾,使氣行則痛止。數者皆以瀉木而益土也?!?/p>

【化裁】

⑴ 久瀉者,加炒升麻以升陽止瀉;舌苔黃膩者,加黃連、煨木香以清熱燥濕,理氣止瀉。

⑵水濕下注者,加茯苓、車前子,利濕止瀉。

⑶脾虛者,加黨參、山藥,健脾益氣。

【現(xiàn)代運用】

急慢性腸炎、慢性結腸炎、神經性腹瀉、腸道易激綜合征、小兒消化不良等證屬肝強脾弱者。

【注意事項】

⑴陽明濕熱之腹痛泄瀉忌用;應該用芍藥湯。

⑵熱毒之腹痛泄瀉忌用;應該用白頭翁湯。

備考神器:

中醫(yī)兒科副高職稱考試題庫+考前點題卷+考前備考卷

中醫(yī)兒科正高職稱考試題庫+考前點題卷+考前備考卷

以上關于“ 關于痛瀉要方的方劑知識介紹【中醫(yī)兒科考點】”的知識由醫(yī)學教育網整理,更多醫(yī)考新聞政策、備考干貨請關注醫(yī)學教育網中醫(yī)兒科職稱考試欄目。最后祝各位考生順利通過考試,加油!

編輯推薦:

澀腸固脫--芍藥湯的臨床應用等知識介紹

澀腸固脫--真人養(yǎng)臟湯的組方原理有哪些?

斂肺止咳--九仙散的組方原理是怎樣的?

固表止汗--玉屏風散的臨床應用是怎樣的?

固表止汗--牡蠣散的組方原理及運用

相關資訊
編輯推薦
考試輔導
題庫軟件
中醫(yī)兒科學職稱考試題庫軟件(初/中/高級)

題庫軟件:熱賣中

題庫設計緊扣考試大綱、考試教材、考試科目。符合衛(wèi)生高級職稱考試題型與考試科目,考試資料豐富,免費試用。

回到頂部
折疊